郵件量大跌 空郵中心46億元重建計劃煞停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2021年通過撥款46.1億元以重建香港郵政空郵中心,惟過去4年間全球經濟受新冠疫情影響,加上地緣政治惡化,空郵中心處理的郵件量由2019/20年度的36,900公噸,下降至2024/25年度的12,000公噸,跌幅達67.5%,估計在2046/47年度的空郵郵件量,將較預期減少七成,特區政府因此決定終止空郵中心的重建計劃,改為翻新現有空郵中心並更新處理系統,並加強與中國郵政就空郵中心和轉口郵件中心合作,達至資源共享。

據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與香港郵政提交予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的文件指,根據原有計劃,會拆卸現有空郵中心並原址興建新中心,作業樓面面積由12,600平方米增至46,000平方米,並配備人工智能科技、自動化和數碼化技術的中央物料處理系統,提高處理郵件量,由每年4萬公噸增至最高約18萬公噸,以應付當時預計因跨境電子商貿蓬勃發展而不斷增長的郵遞物流需求,新空郵中心原預計2027年年底落成啟用。

不過,新冠疫情及地緣政治惡化令全球經濟環境近年迅速變化,而2022年爆發的俄烏衝突,導致香港郵政寄往俄羅斯的電商郵件業務大幅萎縮,轉運模式已有改變,預期難回復以往的郵件量,加上美國政府今年發動關稅貿易戰,取消郵政渠道寄遞小額包裹免稅政策,嚴重影響香港郵政正開發寄往美國的電商郵件業務,全球郵政服務亦已產生結構調整,空郵中心處理的郵件量大幅下降,政府經審慎和全盤考慮後,決定終止空郵中心重建計劃,

政府現改為翻新現有空郵中心,並更新現有的處理系統,而原計劃因為要拆卸空郵中心重建、已耗資1.57億元在空郵中心旁興建臨時空郵處理設施,現會保留繼續使用。

香港郵政會與中國郵政加強合作,就空郵中心和轉口郵件中心協同合作,包括在硬件設施、定位、郵政政策等各方面優勢互補,達至資源共享,共同應對未來跨境郵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