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 特朗普沒資格拿

施章/時事評論員

「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在發表講話中宣稱,若他未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這將是對美國的「侮辱」。這一荒謬言論,無疑是對諾貝爾和平獎最大的侮辱,而特朗普任內美國的種種行徑,更是與和平背道而馳,所謂的「美國式霸權」根本就是和平的反義詞。
有著超過120年歷史的諾貝爾和平獎,旨在表彰那些為促進民族和睦、增進各國友誼、推動世界和平而作出傑出貢獻的個人或組織。它承載着人類對和平的嚮往與追求,是全球和平事業的精神象徵。然而,特朗普卻公然將這一神聖獎項視為可以隨意索取的榮譽,甚至以未獲獎為「侮辱」,其狂妄自大令人咋舌。
更荒謬的是,特朗普自詡終結了多場衝突,聲稱重返政壇後已終結七場戰爭,還表示若加沙和平計劃實施,清單會增至八項甚至更多。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就拿美國支持以色列滅絕巴勒斯坦人的戰爭行為來說,美國在巴以衝突中,一味偏袒以色列,為其提供軍事援助和政治支持。美國一再縱容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進行殘酷的軍事打擊,導致無數巴勒斯坦平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加沙地帶淪為一片廢墟,無數生命消逝在戰火之中。這哪裡是終結戰爭、帶來和平,分明是在火上澆油,加劇地區衝突,讓和平變得更加遙不可及。
不僅如此,特朗普任內還頻繁退出國際組織,嚴重阻礙了多邊合作。他先後退出《巴黎協定》《中導條約》等重要國際協議,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機構。這些國際組織和協議是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維護安全穩定、促進公共衛生合作的重要平台。美國的退出,不僅破壞了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也削弱了全球治理體系的有效性。特朗普甚至在聯合國大會上對聯合國發起猛烈抨擊。這種單邊主義和孤立主義行徑,與諾貝爾和平獎所倡導的國際合作精神背道而馳,是對全球和平發展事業的嚴重破壞。
在世界各地,美國還熱衷於輸出顏色革命。通過支持反對派勢力、煽動社會動盪等手段,妄圖顛覆他國政權,建立親美政府。從東歐到中亞,從西亞到拉美,美國的黑手無處不在。顏色革命帶來的不是民主與自由,而是社會的分裂、經濟的衰退和人民的苦難。許多國家在顏色革命後陷入長期的內亂和動盪,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往往來自美國的大企業,卻能在混亂中獲得「好處」,這種以犧牲他國和平穩定為代價,謀取自身地緣政治利益的行為,是對和平的公然踐踏。
由此可見,特朗普在許多方面都與諾貝爾獎所代表的理念背道而馳,對於特朗普對得奬的「渴望」,根本是對諾貝爾和平獎的褻瀆,也是對全球和平事業的嘲諷。因為美國式霸權不會帶來和平,只會給世界帶來混亂和災難。真正的和平,需要各國摒棄霸權思維,通過平等對話、合作共贏來實現。
特朗普之流若不反思自己的行為,繼續沉迷於霸權幻想,必將讓自己甚至是美國被歷史所唾棄。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