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屋苑擬以十機械人代替五保安崗位 年慳開支26%達百萬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的應用日趨普及,由港鐵公司管理的將軍澳大型屋苑日出康城領都管理處,近日向住戶發問卷,諮詢擬以10台禮賓機械人取代部分保安崗位的建議,預計屆時能削減約四成保安崗位,每年節省26%至逾100萬元開支。管理處表示此舉可提升服務水平及成本效益。事件引爆有關機械人衝擊職場的熱烈討論,有該屋苑居民擔心機械人能否維持現有服務水平及安全,亦有住戶認為要引入機械人亦不應削減太多人手,直言機械人無法取代保安人員。
日前有領都住戶在社交平台分享管理處通告,指屋苑現有12名保安員崗位,建議改為「7名保安崗位+10部禮賓機械人」,即削減5個崗位,就算計及機械人每年62萬元保養開支,每年總成本亦只有約293萬元,較現時396.9萬元開支(人工、福利等)節省103.2萬元或26%。業主可以在通告上剔選是否同意「保安通宵當值崗位分布優化建議,及引入禮賓機械人優化保安服務」,諮詢期到下月17日。
關注事件的西貢區區議員方國珊指出,保安工作本質上屬高度互動的「對人服務」,包括巡邏、訪客登記、客戶服務及處理緊急事件等,需具備物業管理系統的認知與應變能力。她反映,領都居民普遍憂慮機械人能否維持現有服務水平,尤其有突發事件如火警、漏水、爆水管或電梯故障時,機械人能否有應變力及時妥善應對。她指出,目前居民對機械人方案細節一無所知,包括廠商背景、服務範圍及後續維修責任,管理處通告雖聲稱每年可節省百萬元,但未承諾定可減免管理費,反而可能因機械人維護成本令業主負擔增加,物業公司有責任向業主清楚解釋方案細節,確保決策過程透明。
將軍澳居屋英明苑曾一度試行「智慧屋苑管理」,最終立案法團接獲住戶意見後,上月24日決定擱置。方國珊認為領都應參考相關經驗,慎重評估機械人方案的實際可行性,並充分諮詢居民意見再作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