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飲用水風波 陳國基強調有錯必罰 指公務員有懲處機制

政府採購樽裝飲用水風波,外界關注有否官員被問責。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強調政府非常重視事件,公務員制度有明確懲處機制,保證政府一定會嚴格按機制處理。擔任檢討政府採購機制專責小組主席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為盡早改進政府招標採購程序,專責小組計劃在檢討中期就盡職調查、招標準則等重點事項,提出即時可行的建議方案,並重申如發現事件涉及人為因素或疏忽,政府必定按照公務員紀律機制或工作表現管理制度嚴肅處理。
陳國基昨日在北京回應事件,他強調政府非常重視事件,馬上做工作跟進,初步調查發現有人用一些虛假文件、虛假證書進行詐騙,現時警方和海關已經進行執法調查,一旦有證據顯示任何人違法,一定會進行檢控。在招標程序上,審計署正特別審視此個案,「檢視整個招標程序中,我們有沒有不足的地方;如有的話,又會有甚麼建議,這是審計署一直進行的工作」。他又提到,許正宇召開的跨部門會議,正專門針對整個招標程序有沒有改善和改良之處,這方面政府會認真檢視。
陳國基肯定地說:「政府十分緊張這些情況,特別是詐騙,我們很重視。以後的做法、有沒有官員需要負責,其實在政府的公務員制度中,我們有一個很明確的懲處機制,我可以向你保證,政府一定會嚴格依照機制處理這件事。」
檢討政府採購機制專責小組昨召開第一次會議,許正宇表示,會議確立檢討方向和範圍,包括今次招標處理過程、合約管理等,從制度、系統性和執行3個層面初步識別有疏漏或不足的事項,並就如何改善討論不同建議方案。
許正宇指,為了盡早改進政府招標採購程序、堵塞漏洞,將於3個月檢討的中期公布一些重點事項,例如盡職調查、標準的準則、合約管理及質量保證等,提出即時可行的建議方案。「我們不會等到檢討在3個月後完結時,才有報告向市民公布,政府在中期也會有公布及有所行動」。
專責小組成員會從市場運作、技術要求、法律、人事等不同角度審視是次招標,以此作為出發點,整體檢視政府的採購機制,加強不同節點的把關能力,堵塞漏洞。
許強調,審計署已就事件展開相關審查,如發現涉及人為因素或疏忽引致,政府必定按照公務員的紀律機制或工作表現管理制度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