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特朗普「豎中指」 盟友擬進行大反擊:拒絕買F35

據美國政客新聞網(Politico)8月13日報道,美國各盟友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和國防開支威脅越來越感到憤怒,決定打擊特朗普的痛處所在——他最鍾愛的戰鬥機。
不久前,西班牙因與美國在北約新提出的5%國防開支目標上的爭端,放棄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F-35戰鬥機採購計劃。因美國39%高額關稅的衝擊,瑞士全國上下正要求政府取消其F-35戰機訂單。有消息稱,印度正計劃對特朗普關稅威脅展開反擊,包括暫停購買美國武器。
報道稱,這些行動均發生在過去兩周內,顯示出特朗普政府政策引發的潛在後果,迫使各盟友國家重新評估與美國的防務關係。這也加劇了美國軍工行業的擔憂,即這些舉動將繼續蔓延至其他國家,危及美國的武器銷售,並削弱美國作為全球最大國防供應商的地位。
Politico指出,儘管大多數盟友尚未急於退出長期計劃的採購,但西班牙、瑞士和印度近期的行動表明,各國正在質疑其購買美國武器的決定,「這是對美國關稅政策迄今為止最大的反擊之一」。
前五角大樓官員吉姆·湯森表示,多年來,美國盟友被美國敦促購買美國裝備。如今這些關稅對他們來說是「簡直像是豎中指」。他指出:「所有這些國家都感到被美國傷害了。」
報道稱,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F-35戰鬥機尤其容易受到影響。其零部件來自全球100多家供應商,大額海外訂單有助於降低每架飛機的成本。如果有國家退出或減少訂單,成本將上升。
據悉,西班牙和瑞士兩國的F-35訂單總值約為150億美元,各涉及數十架飛機。西班牙決定不採購F-35,可能將數十億美元資金轉向「陣風」戰鬥機,以及法德計劃於2040年代推出的歐洲下一代旗艦戰鬥機項目「未來空中作戰系統」(FCAS)。
西班牙官員表示,此舉是出於工業主權、加強歐洲供應鏈以及尋求更可靠夥伴的需要。
但報道認為,此舉對一些歐洲國家在政治上也有用處。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歐盟高級官員表示,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的回應迎合了其左翼支持者的訴求。「對桑切斯來說,扮演特朗普的受害者非常方便」。
據介紹,2021年,瑞士以略高於50%的支持率通過公投,決定購買36架F-35。特朗普39%的關稅重新點燃了政治爭論。瑞士議員們呼籲政府取消採購,並提及由於美國未確定最終價格,合同面臨通貨膨脹、原材料成本上升和關稅等因素的影響,可能增加高達16億美元的成本。
報道稱,瑞士政府於13日重申了購買戰機的計劃,但下令進行審查,將在11月做出最終決定。
特朗普宣布對印關稅高達50%後,印度總理莫迪着手反擊。莫迪7日表態稱,他絕不會犧牲印度農民利益,「我已做好準備。印度已做好準備」。據印度官員透露,特朗普加征關稅後,印度暫停購買美國武器計劃。與此同時,莫迪加大與俄羅斯、中國、巴西等國家互動。
隨後,印度國防部一名高級官員否認有關印度暫停與美國就國防採購進行討論的報道。但Politico指出,這一事件凸顯了美印緊張局勢的加劇。
此外,其他F-35戰鬥機潛在買家,如葡萄牙,也因對美國可靠性的疑慮而推遲了購買決定。
對此,美方試圖淡化影響。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回應指出,英國、丹麥和比利時最近均宣布了購買F-35的意向。該公司發言人還說:「對外軍售是政府間的交易,此事最好由美國或相關國家政府處理。」
白宮為特朗普關稅政策辯護,稱其為經濟利好,並指出推動北約將國防開支承諾提高到GDP的5%,預計將惠及美國軍火製造商。白宮發言人表示:「特朗普總統為支持美國軍事工業基礎所做的努力超過了過去幾十年的任何一位總統,包括向北約盟友出售美國製造的武器,這將為美國公司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前五角大樓官員表示,西班牙、瑞士的訂單取消對生產線的即時影響不大,因為這些飛機需一年多後才會上線,其他客戶可以輕易填補空缺。但該官員警告說,若外國買家持續減少,可能推高整個機隊的成本和價格。
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大棒正在推動歐洲的「歐洲製造」武器雄心。
影響可能不止限於歐洲。據報道,美國政府對印度的對外軍售管道中有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武器交易,印度的退縮將給美國軍工業帶來挑戰。前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表示:「我們花了十多年時間加強與印度的關係,對印度施加如此高額的關稅將對兩國關係產生非常負面的影響」。
美國航空諮詢公司AeroDynamic Advisory董事總經理理查德·阿布拉菲亞表示:「即使美國未來迎來新政府,但無論是共和黨政府還是民主黨政府,想要修復這些嚴重損害,也需要很長時間來恢復信任。因為這個行業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