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GDP連升十季 次季增3.1%勝預期

香港受惠「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和優質營商環境,經濟復甦勢頭穩固,特區政府昨公布第二季經濟增長預估數字,季內受到個人消費、政府消費開支、投資(固定資本)、出口及服務業等經濟各主要組成部分均增長加快,第二季GDP上升3.1%,連升10個季度,高過市場預測的2.8%升幅,也高過第一季經調整的3%升幅。不過,政府發言人昨指出,美國加徵關稅、減息步伐不明朗,以及「搶出口」效應預期會在今年稍後時間消退,這些因素的變化將仍會影響香港的經濟表現。
特區政府統計處公布,第二季香港經濟各主要組成部分增長加快。其中,私人消費開支第二季按年上升1.9%,第一季則下跌1.2%。政府消費開支第二季按年升2.5%,升幅較第一季的0.9%加快。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繼第一季上升1.1%後,在第二季與上年同期比較上升2.9%。第二季貨品出口總額按年上升11.5%,升幅較第一季的8.4%進一步加快。貨品進口第二季實質上升12.7%,而第一季的升幅為7.2%。服務輸出第二季上升7.5%,服務輸入則上升7%。
政府發言人昨表示,在出口表現強勁及本地需求改善的支持下,本港經濟在第二季繼續穩健擴張。根據預估數字,第二季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3.1%,略高於上一季的增幅。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第二季實質本地生產總值進一步上升0.4%。而第一季的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則由升3.1%調整為升3.0%。
特區政府分析指出,按主要開支組成部分看,外部需求表現強韌,加上美國關稅措施暫時有所緩和帶動「搶出口」效應,整體貨物出口增長加快。受惠於訪港旅遊業強勁增長、跨境運輸量進一步擴張,以及金融及相關商業服務活動在本地股市暢旺下表現活躍,服務輸出繼續顯著擴張。本地方面,受本地消費市場回穩所支持,私人消費開支在連續四季下跌後恢復溫和增長。同時,整體投資開支隨着經濟擴張而進一步上升。
展望未來,發言人表示,亞洲尤其是內地經濟持續穩步增長,加上特區政府多項提振消費氣氛、吸引投資、開拓多元化市場,以及推動經濟增長的措施,將會繼續為香港各個經濟環節提供堅實支持。然而,外圍環境不確定性依然高企。美國近日重啟加徵關稅,將對全球貿易流向、當地經濟活動及通脹增加壓力,同時美國減息步伐並不明朗亦會影響投資氣氛,本港經濟往後的表現將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這些因素如何演變。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在網誌亦提到,本港經濟持續轉型升級,近年有數個趨勢頗為明顯,包括(1)本港經濟持續增長;(2)資金持續流入,金融市場氣氛向好、住宅樓市也趨向穩定;勞工生產力有所提升,反映香港整體競爭力和吸引力正不斷增強。最近啟德體育園的「香港足球盛會」及會展「香港動漫電玩節」,吸引大批海內外粉絲,帶動相關產品銷售及造就商機;5月份零售銷售量錄得14個月以來首次按年增長,顯示消費市場呈初步回穩跡象,6月數字亦審慎樂觀。
他稱,政府過去一段時間全力全速發掘經濟新增長點,大力支持創新科技的發展,正正是希望抓緊科技創新帶來的發展,通過吸引更多企業落戶及本地企業的擴張,創造更多優質和高技術的就業職位,並對其他類型工作崗位的需求提供支持;未來政府致力開拓更多海外新市場、尋找新的合作夥伴、發展供應鏈管理中心等,讓香港可在這個複雜的地緣政治格局下靈活把握發展機遇。
今年第二季GDP修訂數字及全年GDP修訂預測,政府將會在8月15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