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持續147小時 北京極端天氣歷史罕見

23日以來,北京持續出現強降雨天氣。記者29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本輪強降雨過程已經持續7天,密雲極端天氣「歷史罕見」,與大氣環流異常有一定關係。
北京市氣象局介紹,到29日中午,本輪強降雨暫時結束,這場降雨「持久戰」有四大特點。
一是持續時間長。23日以來本次過程已持續7天。2023年北京「23·7」極端強降水過程持續83小時,本次降水截至29日11時持續147小時。
二是強降水主要集中在山區,尤其是北部山區。23日8時至29日11時,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210.4毫米,其中,密雲區平均降水量366.6毫米,懷柔區平均降水量229.9毫米,平谷區平均降水量347.9毫米。
三是降水分布不均,山區短時雨強大。最大小時雨強出現在懷柔東峪,為95.3毫米,屬於特別極端情況。
四是極端性強,屬於極端強對流天氣。26日午後到夜間,在密雲、懷柔、延慶三個區都出現了小時降水量超過80毫米和3小時降水量超過180毫米的站點,28日凌晨,密雲再次出現3小時超過180毫米的站點。
陳濤稱,北方此次極端性強降水與大氣環流異常有一定關係。7月以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度偏強、位置偏北,且比較穩定。在副高邊緣的西南暖氣流輸送情況下,北方地區水汽比較充分,具備強降水反覆發生發展的環境條件。
副熱帶高壓邊緣降水的對流性質較強,強降水短時雨強較高,持續時間也較長,造成單點較強的累計降水量。此外,本輪強降雨與華北地形也有一定關係,在陰山、太行山及燕山迎風地區,降水的地形增幅效應比較明顯,造成局地較強的強降水中心。
中央氣象台預計,7月30日,北方地區降雨過程整體趨於減弱,但8月2日至5日,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地區還將出現新一輪降水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