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單體綠氨裝置在吉林投產

全球最大單體綠色合成氨項目26日在吉林大安正式投產,該項目通過800兆瓦風電光伏新能源機組發出的綠電,每年可製取綠氫3.2萬噸,綠氨18萬噸,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約65萬噸,節約標准煤23萬噸。
作為國家清潔低碳氫能示範工程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百大工程,國家電投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範項目由吉電股份出資建設,於2023年5月開工,新能源裝機800兆瓦(風電700兆瓦,光伏100兆瓦)。
值得關注的是,該項目創新採用綠氫消納綠電、綠氨消納綠氫、源網荷儲一體化的全產業鏈設計思路,取得1項發明專利和33項實用新型專利,並實現多項重大技術突破,創造了4項全球之最——
全球最大規模一次性投產綠色合成氨單體項目,建成一套18萬噸/年合成氨裝置,實現從電到氫再到氨的全產業鏈貫通,為新能源發電就地轉化提供了新路徑。
全球最大規模的鹼液與PEM混合電解水制氫,36000標方/小時的鹼液制氫與9600標方/小時的PEM制氫設備實現雙技術路線耦合,兼顧規模化與靈活性,構建組合優勢。
全球最大規模的直流微電網制氫,攻克直流離網制氫關鍵技術及裝備國產化難題,實現40兆瓦新能源發電直供制氫,探索「風光」離網制氫新模式。
全球最大規模的固態儲氫,建設48000標方固態儲氫裝置,驗証固態儲氫在可再生能源制氫領域的可行性,助力破解氫氣儲存難題。
據悉,綠色氫基能源是指以可再生能源(風電、光伏等)電解水製取「綠氫」為載體,耦合綠色氮源和綠色碳源,採用低碳工藝生產的二次能源,涵蓋綠氨、綠甲醇、綠航油等產品。它廣泛應用於化工、電力及交通等領域,是推動全球深度脫碳,實現能源、經濟、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吉電股份董事長楊玉峰表示,將持續做強做優做大綠色氫基能源產業,滾動開發梨樹綠甲醇、綠航油等示範項目,不斷鞏固和擴大綠色氫基能源產業領先優勢,錨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實現「氫洲」系列產品全球銷售。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動力源泉,是不可忽視的「國之大者」。吉林西部擁有豐富的「風光」資源,近年來,該省將資源稟賦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十四五」以來,全省能源領域固定資產投資屢創歷史新高,2024年,能源及關聯產業項目投資突破1100億元人民幣,是「十三五」末的六倍,為東北振興發展提供了堅強的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