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宇宙起源!中國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實現首光觀測

在海拔5250米的西藏阿里地區,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牽頭,聯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美國斯坦福大學等國內外16家科研機構共同研製,歷時8年建成的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一期(AliCPT-1)實現首光觀測,成功獲取月球和木星輻射的150GHz頻段清晰圖像,並於7月13日正式發布。
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張新民研究員團隊提出,是我國首個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這一標誌性進展預示着,我國科學家有望捕捉到宇宙大爆炸後瞬間產生的「原初引力波」。
如果把宇宙比作人類,原初引力波就是宇宙在嬰兒期的「第一聲啼哭」。這種神秘信號產生於宇宙暴脹時期的時空量子漲落,是極早期宇宙遺留下來的最原始的「時空漣漪」。
當前,原初引力波探測被世界公認為重大基礎科學前沿,是檢驗宇宙起源理論的關鍵實驗,為研究宇宙起源、驗證暴脹理論及探索量子引力效應提供了獨一無二的觀測窗口。
「若順利探測到原初引力波,我們將有機會一窺宇宙『最初的模樣』,同時推動低溫超導探測器、低溫讀出電子學等尖端技術的突破性發展,促進宇宙學研究邁向更高精度的時代。」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首席科學家張新民說。
原初引力波極其微弱,其信號隱藏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偏振中,而地球大氣中的水汽會嚴重干擾觀測。因此,探測實驗必須在極干、極淨的地方「架設望遠鏡」。
「青藏高原連呼吸都困難,卻是觀測宇宙的極佳地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項目經理劉聰展介紹,已有研究結果顯示,地球上可以開展原初引力波觀測的台址包括南半球的南極、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和位於北半球的青藏高原及格陵蘭島。
從青藏高原到浩瀚宇宙,中國科學家矢志創新,解碼宇宙「最初的奧秘」。此次成功完成首光觀測,標誌着我國在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領域邁出關鍵一步,意義深遠。
「首光觀測只是開始!作為北半球首個高海拔原初引力波的觀測實驗,其建成填補了我國在該研究領域的空白,與南半球的南極、智利形成互補觀測。」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副首席科學家李虹表示,實驗將進一步提升我國在極早期宇宙研究中的國際話語權。
未來,人類或將真正「看到」宇宙誕生的那一刻——而中國,正在這場探索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