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浪漫的大橋! 惠州鵝城大橋通車

28日,惠州鵝城大橋正式通車。這是中鐵廣州工程局繼廣州海心橋、南沙聚星橋等精品橋梁之後,承建的又一橋梁建設藝術品。儘管此前還未通車,鵝城大橋依然早已成為惠州市民的最新網紅打卡點。有網友稱之為「廣東的施華洛世奇」「最浪漫的大橋」。27日晚,鵝城大橋首度進行燈光調試,絢爛的燈光秀通過激光動畫的方式,展現惠州本地文化特色以及蘇東坡文化,節假日還將展現特色節日文化。

鵝城大橋位於惠州市惠城區,主線全長2974.32米,包括鵝城大橋及相接道路,按雙向6車道設計。其中,大橋全長1119.5米,為四跨連續斜跨異形系杆拱橋。橋梁主跨50+180+180+50米,為國內最大的空間斜跨偏態系杆拱橋。大橋以東江之「水」、惠州之「鵝」為主要元素進行演繹設計,外觀為兩隻白色天鵝之吻,形態富有本地特色,藝術造型蘊含「天鵝引頸高歌」的美好寓意,展示惠州的「鵝城」特徵。橋塔新穎富有韻律,是一座造型美學與結構力學結合的藝術橋梁。鵝城大橋具有「景觀標誌性強、結構複雜、創新度高、施工難點大」的特點,屬於科技攻關型橋梁。中鐵廣州工程局項目負責人介紹,大橋建設具有「兩難、四新」特點。圍堰施工難,主墩承台為深水深埋式承台,河床為易坍塌的深厚砂卵層地質,採用「雙壁鋼圍堰」施工方法,圍堰整體下放,穿過深厚砂卵層,在水深20米條件下完成承台施工;拱肋及鵝塔吊裝難,空間大節段異型拱及鵝塔,其中最長節段55米,最重節段360噸,最高吊高節段80米。橋型結構新,採用工字型+箱型的新型拱橋組合形成空間異型系杆拱橋;施工技術新,創新應用BIM建立全線橋梁3D模型,對整個項目進行信息化管理,首創震動絞吸大噸位雙壁鋼圍堰下沉技術;建築材料新,為提高橋梁的耐久性和抗疲勞性能,鋼橋面鋪裝使用超高性能混凝土,主梁和橋面構造採用正交異性鋼橋面板;燈光設計新,大橋橋體安裝了15.7萬點光源、5000盞洗牆燈,在惠州首次運用激光技術,通過16台激光燈勾勒出大橋「天鵝」造型。

大橋建成通車後,將成為惠州城市文化精神的新景觀,聯動東江兩岸惠民興業的新動脈,展示鵝城鮮明城市特徵新的網紅打卡地及粵港澳大灣區自然與人文詩意結合的大型橋梁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