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OpenAI「吹哨人」離奇身亡 生前揭發公司屢侵權

OpenAI「吹哨人」在家中離奇身亡,在科技圈引發震動。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當地時間13日發文稱其證實,26歲的美國OpenAI公司前研究員蘇奇爾·巴拉吉近期被發現在他位於舊金山的公寓內懷疑自殺身亡。
報道說,OpenAI一位發言人證實了其死訊。「已確定(巴拉吉的)死亡方式為自殺,」舊金山首席法醫辦公室執行主任大衛·塞拉諾·休厄爾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CNBC。舊金山警察局也表示,初步調查顯示,「沒有發現謀殺的證據」。
網友紛紛在巴拉吉此前在社交平台發布的文章下方留言悼念,世界首富、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也關注並轉發了相關報道,發出一個「唔」(Hmm)做出評論。
巴拉吉大學就讀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主修計算機科學。2020年正式加入OpenAI擔任研究員,先後參與了GPT-4預訓練、ChatGPT後預訓練、o1推理等技術研發。
在巴拉吉為GPT-4收集互聯網數據階段,GPT-4用幾個月的時間分析了互聯網上幾乎所有英語文本。巴拉吉認為,這種做法違反了美國關於已發表作品的「合理使用」的法律。
巴拉吉在10月的一次採訪中表示,當時他和同事們把它當作一個研究項目。儘管OpenAI轉型為一家營利公司,並開始出售類似GPT-3技術的使用權,但他們並不認為自己的工作會與現有的互聯網服務競爭。GPT-3不是聊天機器人,而是一種允許企業和計算機程序員構建其他軟件應用程序的技術。
「一般來說,通過研究項目,你可以用任何數據進行訓練,」巴拉吉稱,「當時的思維模式就是這樣的。」
此後,OpenAI發布了ChatGPT。在ChatGPT發布後,巴拉吉更加認真地思考了OpenAI在做什麼。而他得出的結論是,OpenAI對受版權保護的數據的使用違反了法律,ChatGPT等技術正在破壞互聯網。
2024年8月,巴拉吉離開OpenAI,因為他「不再想為那些他認為會給社會帶來更多危害而非好處的技術做出貢獻」。
他表示,ChatGPT和其他聊天機器人正在摧毀個人、企業和互聯網服務的商業可行性。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對於整個互聯網生態系統來說,這不是一個可持續的模式。」
2024年10月底,他在個人網站上發布了一篇名為《生成式人工智能何時才符合合理使用條件?》的文章。巴拉吉認為,這項技術違反了法律,因為在很多情況下,它直接與它所學習的受版權保護的作品競爭。生成式模型旨在模仿在線數據,因此它們可以替代互聯網上的「基本上任何東西」,從新聞報道到在線論壇。
不過,他也在文末強調,希望不要被解讀為對ChatGPT或OpenAI的批評。
今年6月,數十位OpenAI前員工通過一封公開信再次警告,像OpenAI這樣的人工智能公司缺乏法律監管和內部批評機制,尤其是對「吹哨人」的保護遠遠不夠。該公開信當時還得到了包括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人工智能教父」傑弗里·辛頓(Geoffrey Hinton)在內的三名外部人員的署名支持。
自ChatGPT發布以來,OpenAI已面臨多起版權訴訟,美國《紐約時報》、加拿大《環球郵報》(Globe and Mail)、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等多家媒體,包括作家、程序員、記者等都曾因版權問題起訴Open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