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今年頭11月晶片出口首破萬億

海關總署10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9.7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9%,其中,出口23.04萬億元、進口16.7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7%和2.4%,外貿運行總體平穩。其中,前11個月中國集成電路出口1.03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同比增長20.3%。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出口方面,前11個月,技術含量及附加值高的機電產品佔出口比重近六成。其中,集裝箱、船舶、摩托車出口分別同比增長108.7%、65.3%、24.8%。進口方面,能源產品、礦產品進口量分別增加6.3%、4.3%;航空器零部件、電子元件進口值分別增長13.7%、10.5%。
中國晶片出口破萬億,也說明美國在集成電路領域搞「陣營對抗」注定失敗。北京大學集成電路學院院長蔡一茂撰文指,美國領導的「陣營對抗」,只會倒逼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加速發展。
蔡一茂稱,集成電路產業技術發展路徑清晰,如果長期回不到產業全球合作正軌上來,中國有決心有條件有能力自主發展起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一直走全球化路線,美國領導的「陣營對抗」正在迫使中國產業界放棄幻想、形成共識,也促使中國產業界整合資源聚力突破。他表示,經過多年的持續努力,中國在集成電路領域的創新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在半導體器件、晶片設計等領域的科研成果緊追美國。
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日前發布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國在全球的創新力排名較去年上升1位至第11位,是10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在此情況下,強行與中國進行技術脫鈎,以「陣營對抗」取代技術合作,對全球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和科技進步都會是巨大損失。
不少美國頭部企業已經表達了反對美國濫施制裁、與中國加強合作的強烈意願。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日前稱,「沒有中國的合作夥伴們,蘋果就無法取得今天的成就」。他還表示,公司將中國視為重要市場和關鍵供應鏈夥伴,將致力於在華長期發展,持續加大對供應鏈、研發等領域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