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茅海跨海通道本月通車 香港到江門1.5小時達

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黃茅海跨海通道本月即將通車。6日,「同心築夢·共謀發展」粵港澳媒體灣區行採訪團一行提前探營,直擊這座連接珠海與江門的跨海通道。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黃茅海跨海通道全長31公里,通車後將「香港—澳門—珠海—江門」連成一條直線,將改變粵西交通樞紐單一現狀。未來從香港自駕到江門僅需1.5小時可達,對於港人北上旅遊觀光、探親訪友,將帶來極大便利。

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工程技術部經理孫文晉介紹,黃茅海跨海通道總投資造價約130億元(人民幣,下同),全長31公里,跨海段長14公里、全球排名第八,在粵港澳大灣區僅次於港珠澳大橋和深中通道。他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未來通車後,港人從香港出發,驅車經過港珠澳大橋,從珠海走黃茅海跨海通道抵達江門台山,車程僅需1.5小時,用時將比過去至少節省一個小時。作為著名僑鄉,江門是不少香港人的祖籍地,未來港人北上返鄉將更加便捷,到時「港澳車北上」料將再掀熱潮。孫文晉說,黃茅海跨海通道亦會設置港澳車識別等硬件設施功能,方便港澳市民一路驅車往來珠海和江門。

本月黃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車後,從香港機場出發,由港珠澳大橋、洪鶴大橋、鶴港高速、黃茅海跨海通道構成的超級跨海通道,先跨伶仃洋、再越黃茅海,猶如在粵港澳大灣區沿海畫出一條長達100公里的「直線」。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這些大型基礎設施串聯起來,有望刺激帶動大灣區東西兩岸產業、科技、文化、旅遊等融合發展,提升資源要素流動配置,作為中國僑都和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江門也將伴隨着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的建成,迎來「大橋經濟」的窗口期和黃金期。